丰满熟妇乱又伦-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兩度折戟IPO,何時才能圓夢A股?

 

 撰文 | 宏海

 出品 | 光伏Time


2024年,對于光伏行業來說絕對是痛苦的一年。產業鏈幾乎各環節價格都刷新了歷史低價紀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到達新高度,在市場增速疲軟和企業戰略調整的內外雙重壓力下,業內大洗牌,也出現了階段性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已經近10家光伏上市企業被ST,甚至有幾家上市光伏企業已經停牌退市。繼江蘇陽光成為今年光伏退市第一股后,昔日光伏明星愛康科技也緊隨其后被退市,緊接著行業老兵億利潔能、首航高科再步退市后塵。

 

實際上,近幾年光伏行業一直得厲害,各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早已到了慘烈的程度,不少企業已經連續虧損多年,撐到現在已是不易,突然又碰到市場激烈變化,在行業巨頭都難以招架的局面下,已經有企業開始扛不住這一波行業周期而被淘汰。

 

上市光伏企業哀鴻遍野的同時,未上市的光伏企業也并不好過,不少正在沖擊IPO的企業受市場變動和政策收緊影響,也都只能折戟沉沙,無奈接受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殘酷結果。

 

早在去年,原軾新材、華耀光電、聚成科技、拓邦新能、愛士惟、彩虹新能等多家光伏產業鏈企業就曾宣告終止IPO上市。

 

今年以來,美晶新材、儒興科技、廣西北部灣陸海新能源、公元新能、祥邦科技、百佳年代等眾多行業知名企業IPO終止,甚至連位居2023年光伏電池出貨量全球前五的中潤光能和潤揚股份也未能如愿上市。

 

如今,又一光伏電池片企業終止IPO

 

 

兩度折戟IPO

 

近日,深交所公布關于終止對浙江鴻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禧能源IPO進程的決定文件。文件中提到,深交所于2023628日開始受理鴻禧能源IPO申請,此次終止是鴻禧能源與其保薦人中信建投主動發布撤回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7月,鴻禧能源就曾在深交所提交過IPO申請,當時的保薦機構是中泰證券,只不過僅半年時間,鴻禧能源就提交了撤回申請。

 

近幾年,鴻禧能源發展情況較好,業績也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鴻禧能源成立于2008年,是專注于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設計、建設、運維以及從事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研發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位于浙江省平湖市,位于上海、蘇州、杭州、寧波這四大光伏產業發達、匯聚眾多知名企業城市的地理中心,其電池片和分布式光伏電站兩大主營業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業績表現來看,鴻禧能源太陽能電池片業務增長還是比較不錯的。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公司太陽能電池片業務收入分別為6億元、9.1億元、21.9億元和13億元,最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90.87%

 

2020年,鴻禧能源主營業務中電池片業務占比還不到70%,到了2023年上半年,其電池片業務占比已超過91%,且與天合光能、億晶光電、愛康科技、東方日升等知名下游組件廠商都建立了業務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其分布式光伏電站業務在其主營業務中所占比例逐年縮減,但是該業務一直保持較高的毛利率,也是鴻禧能源利潤的重要來源。

 

據鴻禧能源最新招股書顯示,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其分布式光伏電站業務收入分別為2.8億元、2.9億元、3億元和1.3億元,毛利分別為 1.64億元、1.8億元、1.82億元和0.8億元,穩定的電站收益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充足和穩定的現金流,

 

截至20236月末,鴻禧能源累計投資并自持運營共有244個電站,且全部為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20231-6月加權累計并網裝機容量已達324.48MW

 

2023年開始,受行業周期性下行影響,光伏產業鏈價格下降導致電池片產品銷售價格明顯下滑,雖然鴻禧能源2023年電池片銷量實現39.92%的大幅同比增長,但是其實現營業收入23.96億元卻同比略微下降。

 

不過,在如此局面下,鴻禧能源電池片的毛利率與盈利反而有所增長。2023年,其整體毛利為20.51%,同比增長5%;其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都約為2.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23.93%29.08%

 

據鴻禧能源解釋,這主要是因為其電池片產銷規模提升,推動成本下降,同時下游對于210mm大尺寸電池片需求的持續旺盛,其電池片業務盈利能力也較上年顯著改善。

 

然而,鴻禧能源的問題也同樣出在其電池片業務中,其太陽能電池片業務客戶集中度較高。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其太陽能電池片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36.90%68.39%66.62%64.62%

 

整體來看,鴻禧能源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雖說不上十分亮眼,也算是比較穩定了,如今匆匆撤回IPO申請,無奈可能是其更多的情緒。

 

 

無奈考慮另尋出路

 

除集中度較高外,多變、復雜、艱難的外部市場環境才是鴻禧能源考慮的重要問題。

 

一方面,鴻禧能源的電池片業務面臨著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2023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電池片較高名義產能的逐步落地,電池片行業已于2023年底以來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了電池片的市場競爭。

 

另一方面,海內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綜合施策強力推動光伏制造本土化,部分光伏產品進口國陸續開始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了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計劃或執行征收高額反傾銷、反補貼稅的政策,并針對規避雙反政策的行為開展調查,美國更是對太陽能電池額外加征關稅。

 

此外,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AIPO上市審查政策開始不斷收緊。滬深交易所對于未盈利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查十分嚴格,證監會也在加強對于IPO的監管,不斷加強問責體系。

 

8月,中國證監會發布《證監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 IPO、再融資監管安排》,明確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并提出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

 

據統計,滬深兩所合計近300余家企業上市申請被終止。

 

目前,面對市場變化,鴻禧能源也開始尋求新的方向。其TOPCon、異質結等新一代高效電池技術的產線仍在建設過程中,其中位于浙江嘉興的TOPCon電池片產線已實現量產,并已開始向天合光能、TCL中環、東鋆科技、橫店東磁銷售NTOPCon電池片。鴻禧能源本次IPO就是想要募集共15億元資金,其中12億主要用于新一代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TOPCon 及異質結)項目(第一期)和3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但從現在的情況看,鴻禧能源想要推動新項目進程,也只能另尋他路了。

 

點贊(0)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立即
投稿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