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列表

圓桌對話 | 鈉電產業元年為何“不元”?

成本價格、產業鏈協同、技術不成熟等多重問題仍在。2023年還是“鈉電產業元年”嗎?如果將這個疑問放到2022年,或許都不成為一個問題。然而隨著碳酸鋰價格的迅速回落,早前火爆異常的鈉離子賽道熱度一時間降至冰點,在儲能市場上的聲量大不如前,行業對“鈉電的時代還會到來嗎”的疑慮卻愈發深重。在回歸平寂的另一面,自

南網旗下兩大儲能急先鋒,如何強勢擴張快行軍?

儲能板塊成倍增長,拼爆發,更拼底蘊3月29日,中國南方電網旗下兩家上市子公司,南網儲能、南網科技同頻發布2023年度業績報告。在同比巨增的業績背后,正是新型儲能業務的迅猛發展。南網儲能:新型儲能規模質的飛躍南網儲能故名文山電力,2004年便以南方電網旗下子公司身份上市,主營業務為購售電、電力設

紀錄再刷新!3月儲能系統最低0.56元/Wh,EPC最低0.83元/Wh

3月儲能系統中標均價為0.69元/Wh,EPC中標均價為1.35元/Wh。本月儲能EPC最低單價為0.83元/Wh,磷酸鐵鋰儲能EPC中標均價為1.35元/Wh。儲能系統方面,中標價格單價最低為0.56元/Wh,磷酸鐵鋰儲能中標均價為0.69元/Wh。中車株洲所和北京天誠同創本月中標儲能系統項目最多,而E

雙王進入“蜜月期”,寧德時代和特斯拉還能碰撞出多少火花

以低價沖開美國市場大門,曾毓群的下一步是靠技術輸出在超充、儲能領域開足馬力發起沖鋒。去年5月,馬斯克“訪華44小時即重登全球首富”的閃電中國行一時引爆海內外關注,從行程到菜單都成為不少人茶余飯后的“八卦”熱題。其中最為矚目的,莫過于馬斯克與寧德時代掌門人曾毓群之間的“雙王會”——作為馬斯克抵達中國后便著急

監管機構:歐洲2023年負電價大爆發,平均電價略降低

3月20日,歐盟能源監管合作機構(ACER)發布報告《歐盟電力批發市場的主要發展-2024年市場檢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提及,2023年,歐盟出現了負價格的激增現象。2023年歐盟地區負電價次數示意圖《報告》指出,歐盟50個電價競標區域中有27個遇到了2017年以來最高次數的負價格。大多數北歐電價競標區域出現了最高數量的負價格(超過380次)。2023年夏季,歐盟出現

電池已成停運最大主因!中電聯2023儲能運行數據放出六大信號

較之2022年造成停運占比高達43%的BMS系統異常,電池、PCS成為導致2023年度電化學儲能非計劃停運的新主因。3月27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發布《2023年度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信息統計數據》,總結年度電站裝機情況、電量電力情況、能效情況、可靠性及投運滿1年電站平均運行情況等核心數據。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

首個海外儲能項目開工,“國字頭”大哥儲能投資走出國門

不甘于只當“建筑者”,親自下場不久就已經將目光瞄向海外。在儲能整個產業鏈中,業內關注最高的通常是投資方、集成商、電池廠商以及材料企業,而老牌儲能企業的動作和新晉玩家的跨界往往也能掀起一陣波瀾。除此之外,儲能領域中還有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其通常作為建設者和開發者參與到儲能項目中去,儲能項目的規劃、土建、安裝等一系列工程

四千億佛山首富入主近一年,科陸電子的成績尚不能蓋棺定論

2023年,科陸電子儲能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4.35億元,同比增加106.73%;毛利率25.36%,同比增長11.31%。近幾年,新能源行業的火爆吸引了各行業玩家瘋狂涌入。其中家電企業更是最為積極的玩家之一。康佳、海信、創維、TCL、海爾、奧克斯、格力、美的在光儲領域動作都不小。這些在家電行業中風生水起,

南網領銜增資超6億,智光電氣如何“母憑子貴”

就在兩個月前,智光儲能才剛拿下南網儲能2.58億元儲能電站設備框采項目。自2018年開始“有心插柳”的儲能業務,正在幫助配網電力設備老兵智光電氣實現“老樹再逢春”。3月15日,智光電氣對外公告了控股子公司智光儲能的增資擴股最新進展,披露包括南網能創股權投資基金、廣灣創科(廣州)股權投資基金、廣州黃埔開投儲能產業投資基

“換電模式”助力解決二輪電動車的消防隱患

南京一小區電動車于地面架空層停放引起大火致15死44傷;上海一小區電動車違規停放樓道內致夜間起火;上海一市民李某將電動車鋰電池帶回家充電發生爆炸……近日,有關電動車的火災事件頻頻引發熱議,電動車消防安全問題獲得人們廣泛關注。據悉,目前我國兩輪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至少3.5億輛,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1人擁有電動自行車。帶來巨大便捷的交通工具因何成為人們聞之色變的“移動火種”?國家消防救援局統計數據顯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