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列表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煤礦用高分子新材料成果轉化獲突破

8月15日,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煤制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煤礦用聚氨酯加固新材料獲得重要突破。針對傳統煤礦加固材料存在的燃燒風險較高、成本高、釋放有毒氣體等行業難題,寧煤煤制油化工研究院科研團隊迎難而上,從原料結構性能入手,經過反復試驗和優化,歷經近百次配方優化和工藝改進,聯合能源工程公司成功開發出滿足最新行業標準的聚氨酯加固材料產品。圖為研發人員進行加固材料的對比該產品采用聚醚多元醇、高效催化劑

雨季里,他們撐起“糧草”供給安全傘

8月13日16時,剛停的陣雨讓空氣黏得像漿糊,路邊的樹葉掛著水珠沉甸甸地垂著,而國家能源集團綏中公司的煤場里,剛到的鐵路煤被雨水浸透后,隨時有落煤筒堵塞的風險。作為“一廠跨兩網”的能源樞紐電站,綏中公司肩負著華北電網、東北電網的保電重任,4臺機組大負荷運行工況下,3萬多噸日耗煤量是機組的“硬性口糧”。可進入雨季,濕粘煤成了頭號攔路虎:落煤筒內壁粘煤“結垢”速度比平時快上4倍有余,每小時都可能出現堵

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重載鐵路駛向“智”高點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煤制油項目并發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九年來,從莽莽太行到渤海之濱,這一偉大號召始終回蕩在千里能源保供大動脈上,激勵著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不斷奔赴新征程。結合實際,朔黃鐵路制定實施“一個目標、兩個轉型、一個升級”的“121”發展戰略,系統總結出“一個牽引、兩個驅動、一個控制、兩個保障、一個貫通”的“12121”

國家能源集團在川企業世運會期間累計發電超34億千瓦時

8月17日,隨著第12屆世界運動會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期間,國家能源集團在川單位累計發電34.23億千瓦時,為這場國際體育盛會提供了堅實可靠的電力支撐。圖為大渡河瀑布溝水電站賽事保電期間,國家能源集團在川單位充分發揮區域能源央企骨干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電力安全保供要求,全方位確保迎峰度夏和世運會期間安全生產穩定和電力可靠供應。制定世運會保電專項

國家能源集團首列進口蒙古動力煤順利交付

8月14日,國家能源集團電商公司首列進口蒙古動力煤順利抵達國能山東公司壽光電廠,開辟了集團一體化能源保供新渠道,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注入強勁動力。圖為首列進口蒙平煤抵達山東公司壽光電廠自迎峰度夏以來,電商公司緊扣“拓市場、擴增量、控成本、穩經營”部署要求,全力推進甘其毛都口岸進口蒙古動力煤接入一體化外購煤業務體系的通道建設。所屬焦煤公司銷售團隊深入調研蒙古煤炭資源分布、儲量及煤質特征,綜合測算不同運

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成功發運首列聯通國鐵鋼材業務

8月17日16:08,隨著北京鐵路局GT31107次專列滿載3366噸螺紋鋼貨物駛出敬業專用線,實現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首次與國鐵大物流業務直通運輸。圖為首列大物流業務直通運輸列車駛出此項鋼材運輸業務采用站到站、點到點直達運輸模式,由國鐵車輛裝運,品類涵蓋螺紋鋼、方鋼等多種鋼材,貨物在敬業專用線裝車后,自西柏坡站接入朔黃鐵路并運輸至定州西站,隨后交出至國鐵京廣線,最終抵達北京、鄭州等地多個華北地區

茶光相映 綠能生金

8月12日,6點的云南芒市,晨霧氤氳,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沿著茶山起伏延伸,與翠綠的茶樹構成一幅和諧畫卷。這里是德宏州江東鄉與芒東鄉首個大型茶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云南分公司東坡光伏電站現場,昔日這片土地還面臨著產業單一、能源短缺等發展瓶頸。如今已成為“上可高效發電、下可優質種茶”的綠色能源創新示范基地。圖為國華投資東坡光伏電站江東鄉、芒東鄉是德宏州重點產茶區,但過去受制于山區

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兩山”理念的騰格里答卷

8月的騰格里沙漠,陽光熾烈。金色的光芒灑向8萬余畝如藍色海洋般鋪展的光伏板,每天產生上千萬千瓦時的清潔電力,沿著“寧電入湘”特高壓通道奔向三湘大地,驅動著工廠車間,點亮了萬家燈火。回首光伏板下,草方格織就的巨網緊緊鎖住流沙,沙蒿、蒙古冰草等沙生植物生機盎然。這片曾被稱為“死亡之海”的荒漠,正以一場深刻的“能源革命+生態綠洲”生動實踐,迎接“兩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戰略突圍:“風沙源”變“綠電源”在

光暖北疆路 情潤鄉村田

八月的杭錦旗草原,天幕低垂,云卷云舒。希日摩仁嘎查黨群服務中心的屋頂上,一排排深藍色光伏板在烈日下泛著粼粼波光。電流表指針輕輕跳動,記錄著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捐建的165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清潔電力正源源不斷地匯入電網。這座電站不僅為村集體辦公室送去溫暖與清涼,其產生的富余電力更化作持續增收的源泉。派駐希日摩仁嘎查第一書記王黨志撫摸著電表箱笑道:“這些‘藍板板’的服務期限有25年,往后每年能給集體

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為山河披錦繡 為發展添動能

盛夏時節,萬物競生。在寧夏騰格里沙漠,光伏大基地每天上千萬千瓦時的綠電送往湖南,湛藍的光伏板下綠意盎然,留給當地的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雙贏”。在江西革命老區,鄉村戶用光伏有效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和人居環境,為群眾提供了家門口的“陽光存折”。在江蘇黃海之濱,潔白的海上風電機組和成群結隊的鳥類交相輝映,訴說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動人故事。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