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熟妇乱又伦-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資金鏈斷裂,誰才是光伏賽道的真正買單者。

 

 撰文 | 小村

 出品 | 光伏Time


這是一場由設備廠商與跨界者共同出演的商業悲劇。在這場利益博弈中,沒有體面。

 

1021日,已經事實性破產的電池廠商聆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ST聆達)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設備巨頭捷佳偉創和常州捷佳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捷佳偉創子公司)聯合發起的《提貨催告函》。

 

發送提貨催告函一般發生在提貨時間已經超過合同或約定的期限,賣方可以通過發送催告函要求對方盡快提貨,以避免額外的保管費用或影響后續的業務安排。

 

然而,這份提貨催告函注定無法得到回應。對資金斷鏈已久的ST聆達來說,這批設備幾乎沒有提貨可能。

 

此次交易可以追溯到202210月。當時,捷佳偉創與ST聆達簽訂了《購銷合同書》,向金寨嘉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金寨嘉悅)提供貨物及車間工藝調試服務,最初合同總價為人民幣7.21億元,后來,雙方通過補充協議將合同總價變更到7.93億元。這對當年營收只有60億元的捷佳偉創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不過,捷佳偉創很快發現這筆生意并不好做。ST聆達2020年便開始動工建設的新產能直到2023年也不見落地。訂單雖然簽了,但遲遲不見推進。

 

終于20239月,在資本市場長期失意的ST聆達艱難支付了1.7億元。相對應的,深圳捷佳偉創及常州捷佳將34臺設備交付至金寨嘉悅指定地點,該34臺設備的合同總價款合計人民幣7217.1萬元。

 

這批設備對應的金額對比7.93億元幾乎不值一提,捷佳偉創對這筆拖延已久的生意或許已心生戒備。

 

2023年末,金寨嘉悅陸續有停產消息傳出,捷佳偉創意識到這位客戶問題的嚴重性,再次與金寨嘉悅簽訂補充協議。

 

補充協議約定金寨嘉悅在已交貨的34臺設備貨款扣除完畢后,金寨嘉悅已支付的剩余合計人民幣9791.96萬元的合同款項直接作為《購銷合同書》項下全部未出貨設備的定金,適用定金罰則。這也是ST聆達內斗的主要由來。

 

同時,金寨嘉悅需于2024615日前完成所有設備的提貨,如金寨嘉悅未能在約定時間內支付剩余設備采購款且未完成提貨,構成違約。

 

果然,捷佳偉創的擔憂應驗了。2024年,ST聆達融資再次失敗,由于資金鏈斷裂不可能再向捷佳偉創支付哪怕一塊錢。

 

ST聆達在今年1021日,最新發布公告中提到,捷佳偉創及其子公司提出行使合同權利,將沒收ST聆達子公司金寨嘉悅支付的全部定金人民幣約1.01億元,并聲明將保留追索超出定金部分的呆料損失的權利。

 

看似捷佳偉創憑借自己的小心挽回了部分損失,但有線索顯示其中過程比想象中更為復雜。

 

今年8月,在ST聆達的董事會上,董事柏疆紅一連對多項議案投出了反對票。其中,《2024年半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的反對理由為捷佳偉創合同預付款轉定金屬于違規行為,不同意計提。

 

ST聆達的內部矛盾在利益糾葛下呼之欲出。在資不抵債的節點,柏疆紅的反對并非沒有意義。預付款是買方支付給賣方的部分貨款,用以保證后續貨物或服務的交付。

 

既然雙方交易沒有完成,這筆錢如果是預付款,那么需要先退還ST聆達。捷佳偉創想要ST聆達賠償違約損失就需要另外起訴,要想在眾多背景復雜的債主中脫穎而出,其難度可想而知。但將預付款轉為定金可以幫助捷佳偉創在破產清算程序中優先獲得賠償。

 

但無論如何,ST聆達及相關人員都無法從明面中獲益,究竟為什么要以這種形式優先把錢賠付給捷佳偉創?或許如柏疆紅所說,這是一場精心密謀的監守自盜,又或許這是捷佳偉創小心博弈的結果。

 

但可以預見的是,雙方在這場糾葛中都有巨大損失,這場事件可能只能用兩敗俱傷來形容——雙方都深陷其中,無法全身而退。

 

 


又一筆壞賬?

 

ST聆達來說,這種并不體面的利益糾紛并不陌生。

 

2024315日金寨嘉悅新能源開啟了長達半年的停產。至此,ST聆達的債償能力損失殆盡,債主紛至沓來。

 

自停產以來,ST聆達已發布過7次關于公司及子公司對外訴訟的進展公告。僅8月,ST聆達及子公司就以被告身份,新增訴訟仲裁案件11起,涉案金額合計約為6951萬元,其中不乏民間借貸糾紛。

 

相比較之下,捷佳偉創此時才行動已是仁至義盡,但足夠致命。

 

ST聆達表示,本次定金被沒收事項將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影響較大,公司在前期半年度報告中已確認損失68,890,338.05 元的基礎上,在第三季度報告中繼續確認相關損失。本次定金被沒收還可能會導致子公司金寨嘉悅二期TOPCon電池生產項目終止。公司將積極與深圳捷佳偉創及常州捷佳創溝通,尋求妥善解決方案,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減少損失。

 

對行業來說,ST聆達的起落過程太過標準,幾乎可以充作探究近幾年行業發展脈絡的標本。

 

在過去的幾年里,光伏行業太過瘋狂。行業上下幾乎沒人對市場的波動保留敬畏之心。行業過于相信資本的推動力,認為只要融資和借貸順利,便能打造出下一個光伏巨頭。

 

在盲目自信的氛圍中,資本熱錢瘋狂涌入光伏賽道。許多企業快速擴張,新增產能成了行業的常態。融資手段豐富多樣,銀行貸款、股權融資,甚至是民間借貸都成為公司擴產的工具。資金一旦到位,工廠動工,產能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當市場行情轉冷,供需失衡日益加劇,需求端無法消化激增的產能,光伏企業的盈利能力急劇下降。那些依賴融資、借貸快速擴張的企業,發現自己陷入了無法回避的財務困境。

 

巨額的債務利息日漸壓迫企業的現金流,庫存積壓成為公司手中的燙手山芋,難以變現。資金鏈一旦斷裂,原本擴張迅速的企業頃刻間陷入流動性危機,猶如紙糊的巨人,搖搖欲墜。

 

ST聆達是眾多失敗跨界者中不起眼的一個,卻為行業里大多數企業敲響了警鐘。

 

 

 

風險可控? 


如今,面對光伏行業的復雜局面,形勢已經不容樂觀,但問題是,誰將在風險高筑的時候買單?

 

沒有人愿意情愿為這場系統性風險買單。下游企業如此,設備廠商更是如此。

 

捷佳偉創通過分期付款、嚴控訂單流程等手段盡量降低了流動性危機的爆發幾率。捷佳偉創的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20241-3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達18.95億至21.15億元,同比增長55%73%。其中,第三季度的貢獻尤為突出,利潤占比超過42%,這得益于公司手中訂單在報告期內被順利驗收并轉化為收入。

 

捷佳偉創曾表示,公司采取了分級策略,根據客戶的不同經營狀況,對付款比例進行調控,設備發貨前通常能收到60%左右的款項,以降低資金回籠風險。這無疑是明智之舉,規避了客戶經營不善帶來的拖欠風險。

 

這樣亮眼的數據和謹慎的策略表面上讓人覺得穩中向好,然而背后的流動性風險依舊高懸。其應收賬款和存貨激增,早已超出正常水平,形成了明顯的合同負債——這意味著大筆資金并未真正落袋為安,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賬面上,等待未來的訂單完成、客戶付款。一旦市場環境或客戶運營出問題,這些賬面上的資產隨時可能變成呆賬。

 

截至2024年中,捷佳偉創應收戰況36.7億元,對比2023年末的29.18億元有所上升,存貨規模也由2023181.1億元上升至216.37億元。綜合來看,捷佳偉創回款問題越發嚴重。

 

電池設備從發貨至客戶正式驗收的周期較長。過程中需要客戶完成安裝、測試、驗收等一系列步驟,才能確認收入。

 

因此,這些尚未確認收入但已經發出的商品會被記錄在存貨中,直到客戶正式確認驗收。也就是說,發出的設備在賬面上依舊歸屬于公司的存貨,而非已完成的銷售。

 

正如行業內其他巨頭一樣,捷佳偉創曾對下游客戶的大規模擴產抱有過高期望,進而采取激進的產能擴充和預付款策略,換取高增長。然而,行業風向轉變,需求下滑,企業的賬面繁榮將成為巨大的潛在風險,首當其沖的便是這些被高估的合同負債。

 

這不僅是捷佳偉創面臨的難題,整個行業都在步入一場風險博弈中。當所有人都以為能夠通過擴產、融資、借貸撐起巨頭夢時,誰能意識到,當資金鏈緊繃到極致時,市場中根本沒有任何一方愿意心甘情愿成為最后的買單者

 

點贊(0)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立即
投稿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