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公司走向巔峰的那一年,保力新也迎來了公司盈利歷史的最后一年。
撰文 | 葉均
出品 | 星球儲能所
2017年,對中國動力電池行業是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年份。在這一年,寧德時代正式登上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榜單首位,比亞迪則位居第二,自此奠定了鋰電“雙王”多年的行業統治地位。
而在這一年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共為國內動力電池三巨頭的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特瑪”),卻沒能一直延續它的輝煌,于次年開始迅速隕落并消失在大眾視野之中。
幾乎伴隨沃特瑪悲劇命運一同下滑直至跌入谷底的,還有自2016年9月將其收入麾下,并在日后歷經幾輪更名的A股上市公司保力新。
※ *ST保力股價最低已跌破0.1元
5月17日晚間,保力新(*ST保力,300116)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及深交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修訂)》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公司股票已自當日開市起停牌。
而就在兩天前,保力新股價最低跌破1毛錢,成為A股史上首個收盤價低于0.1元的股票。即便最后一個交易日(5月16日)當天股價收漲22.22%,保力新仍以0.11元/股價格成為A股史上最便宜退市股。
昔日鋰電明星企業,究竟做錯了什么?
一落千丈
保力新的前身“堅瑞消防”成立于2005年。公司起初以消防器材為主業,其年產萬臺S型氣溶膠滅火裝置,生產能力和銷售規模都在國產品牌中名列第一,不過跟鋰電行業只能說是毫不相干。
※ 堅瑞消防-堅瑞沃能-保力新
2010年,公司趕上創業板的機會,成功頂著“中國消防第一股”的名頭風光上市。但當年營收也就不過1.2億元,凈利潤只有2000多萬。
真正讓堅瑞消防名噪一時的,是幾年后在動力電池大潮中對鋰電行業明星沃特瑪的并購。
要知道,在2015年時,沃特瑪就已經實現營收21.63億元,凈利潤2.74億元。
這對堅瑞消防而言顯然是一場“蛇吞象”。公司在2016年9月以52億巨額禮金將正如日中天的沃特瑪“迎娶”進門,并于次月更名為堅瑞沃能。
這場并購的效益可謂相當顯著,堅瑞沃能在當年實現38.19億元營收,凈利也激增至4.25億元,分別實現同比557.03%和1102.98%的增幅。
作為當時動力電池市場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沃特瑪承諾2016-2018年末扣非凈利潤將不低于4.04億元、9.09億元、15.18億元,也即三年內凈利提高到收購時的將近四倍水平。
那時許多人都堅信,沃特瑪能在市場上贏得領先并且會一直贏下去。為了快速收獲訂單,沃特瑪當時成立的上下游產業聯盟聚集了上千家企業,其中還包括有70多家上市公司。
※ 沃特瑪創新聯盟電動物流車
相關報道顯示,堅瑞沃能通過關聯公司向汽車廠商大下訂單,指定車輛必須搭載沃特瑪創新聯盟企業提供的電池。這一套“反向定制”模式,盡管后來被公司極力否認,但確實幫助沃特瑪通過聯盟“走量”收獲了大量訂單。
早年從比亞迪出走、白手起家將公司做到與老東家平起平坐的沃特瑪董事長李瑤,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堅瑞創始人郭鴻寶也很放心地進入了“半隱退”狀態,任由高漲的動力電池業務帶著公司業績一路狂飆。
然而好景不長,在李瑤帶領下悶頭速進的沃特瑪,在大量借債下向產能及市場端投入了巨額資金。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騙補”的集中打擊,卻直接砍斷了堅瑞沃能的資金鏈條。
※ 據傳李瑤曾頗受王傳福賞識
2017年,堅瑞沃能凈虧損高達36.84億元,次年則進一步擴大至39.25億元。到2018年4月,堅瑞沃能逾期債務已達19.98億元,整體債務221.38億元。
步子邁得太激進的堅瑞沃能,在2018年年底時情況已然相當危急:“目前公司深陷債務危機,面臨經營困難,大規模債務逾期致使公司及子公司沃特瑪大量銀行賬戶被凍結,大量經營性資產被查封,人員流失嚴重,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
這還遠不是沃特瑪唯一的問題。在2018年9月工信部的一份《關于開展新能源乘用車、載貨汽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的通知》中,點名指出使用了沃特瑪電池等故障較多的動力電池的車型要進行全面檢查。
在當時已有不少車輛自燃及起火事故的沃特瑪,成為唯一一個被點名的電池品牌
2016年,是堅瑞沃能擁抱鋰電、業績飆漲的第一年,卻也同樣是堅瑞沃能(也即保力新)盈利歷史的最后一年。
※ 圖表:八年以來 保力新扣非凈利潤情況
來源:星球儲能所
自2016年至今,八年時間里公司扣非凈利潤已虧損超130億元。
一地雞毛
一度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爭雄的沃特瑪,最終沒能撐到2020年。
2019年11月,深圳中院受理沃特瑪破產清算裁定,一代鋰電明星企業的故事最終落幕。母公司堅瑞沃能則在第二年破產重組,公司名稱變更為如今的保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手公司的常德中興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常德中興”)實控人高保清,于2020年6月正式接替創始人郭鴻寶擔任保力新董事長兼總經理。
※ 常德中興實控人高保清
重組后的保力新,將動力電池業務拓展至磷酸鐵鋰系列鋰電池、電池管理系統(BMS)、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組。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動車、混合動力的各類車型以及新能源船舶、儲能等領域。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時間里,破產重組成功的保力新已做過遠不止一次翻身嘗試,然而最終皆以失敗告終。
公司迎來的第一次翻身機會,來自于新東家常德中興。作為保力新在2019年破產重組時引進的投資人,高保清及其控制的常德中興曾許下三年內(2020-2022年)實現扣非凈利潤不低于3億元的業績承諾。
然而事實上,破產重組后的保力新從未擺脫年虧損過億的窘境。2020-2023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2.067億元、1.337億元、1.765億元、1.831億元。
而對于新東家所應承擔的賠償,公司創始人郭鴻寶曾向外界公開表示:“現在高保清和常德中興要給上市公司賠償7.7億元。但是據我們掌握的情況,高保清名下資產水分很大,根本賠不起。”
這也成為去年1月份,公司創始人郭鴻寶在提議罷免高保清董事、董事長職務時列陳的主要“罪狀”之一。
※ 臨時提案部分內容
郭鴻寶在這場新老實控人爭權的“逼宮”大戰中,甩出兩份臨時提案痛批高保清因能力不足讓公司業務陷入困境,沒有為公司找到清晰可行的發展方向,且在資產披露中存在虛假陳述;后者則將公司經營問題歸咎于前任多年失敗經營所留下的“爛攤子”。
郭鴻寶同時提出實施新的公司發展策略:從技術和市場入手,全面推進國內外家用和工業儲能系列產品,扭轉公司經營困難的局面,使公司快速進入儲能行業排名前十。
并依托32700小圓柱磷酸鐵鋰電池產能,改變營銷模式為直接銷售終端產品,可聯合湖南紐曼科技有限公司、中澳儲能電力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一同進軍家用儲能等一系列提案。
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在提案中表示要與陜西奧林波斯電力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合資設立新公司,并提及后者已成功研發3000Ah全球最大容量磷酸鐵鋰電池,在單體容量、安全性、循環壽命、成本四個方面均達到全球行業第一水平,是國家權威機構認可的最大容量儲能電池,已具備市場推廣條件,能夠直接進行生產銷售。
“可使上市公司依托奧林波斯的大容量電池技術,組建0.5GWh的大容量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該生產線預計可給公司貢獻5億左右的銷售額,使公司快速進入大型儲能領域。”
※ 堅瑞消防創始人郭鴻寶
當然,盡管保力新、奧林波斯、貝里安共同投資的陜西保寶儲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當年5月順利成立。這份被媒體評價為“攜核彈卷土重來”的驚人計劃,最終還是沒能來得及逆轉公司持續滑向退市的頹勢。
在大儲業務以外,去年4月11日,保力新公告擬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無錫旭浦51%股權,進而強化公司在家庭及小型工商業用戶市場的競爭力。
然而就在兩個月后,保力新宣布鑒于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自籌劃以來交易進度不及預期和交易定價條款無法達成一致,公司決定終止此次交易事項。
保力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最終也還是沒能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