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組織全球能源監測(GEM)周四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在建風光項目規模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二。
中國正在建設的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總容量已達到339吉瓦(GW)。其中,太陽能有180吉瓦,風能有159吉瓦,這一數字是全球其余國家在建風光規模綜合的兩倍,足以為整個韓國提供電力。
根據GEM的數據,中國已經進入建設階段的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總容量占中國規劃的太陽能和風能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一,遠遠超過全球僅為7%的建設速度。這種鮮明對比表明了中國在建設可再生能源項目方面積極的承諾和行動力。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GEM僅統計了單個項目規模在20MW以上的風光項目。這意味著中國真實的在建風光項目會遠超這一數據。近幾年來,中國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基本與集中式光伏一致。
2024年1月2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3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底,國內累計電力裝機規模為29.2億千瓦。其中,風電:累計裝機4.4億千瓦,占比15%;光伏:累計裝機6.1億千瓦,占比21%。
2023年,全國新增電力裝機規模為3.6億千瓦。其中,風電:2023年新增裝機0.759億千瓦,同比增長102%,占當年新增裝機的21%;光伏:2023年新增裝機2.169億千瓦,同比增長148%,占當年新增裝機的60%。
根據202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全年新增風電光伏裝機預計規模在2億千瓦左右。
2023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超過了過去3年總和,也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的裝機量。并在2022年光伏裝機超過風電后,差距不斷拉大。盡管風光發電補貼全面取消,但中國的風電和光伏裝機依然持續增長。
2021年,中國開始推進風光大基地建設,這極大地刺激了風電光伏裝機的增長。截止2023年首批大基地97GW裝機容量基本如期投產。第二、第三批大基地建設繼續推進。
在省級層面,GEM的數據顯示,西北和北部省份繼續在集中式光伏和風電裝機方面占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分布式光伏正在迅速改變中部和南部省份的格局。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與一年前相比,這一趨勢已將江蘇、河南、浙江和安徽提升為光伏裝機容量的前六名。
根據GEM的數據,風電裝機量排名前六的省份為內蒙古、新疆、河北、山西、山東和甘肅,占全國風電裝機總量的43%。盡管陸上風電在各省份的分布變化不大,但海上風電正在迅速發展,其中江蘇和廣東繼續引領全國。
2023年,福建平潭海上風電場11臺16兆瓦風電機組(全球單臺風電機組最大容量)投入運營。廣東、浙江、福建和海南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前景廣闊,預計將改變各種風電裝機的布局。
根據中美兩國《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兩國支持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宣言所述努力爭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增至三倍,并計劃從現在到2030年在2020年水平上充分加快兩國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氣發電替代,從而可預期電力行業排放在達峰后實現有意義的絕對減少。
根據目前的增長速度,即便不考慮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增長,中國也可以毫無懸念地完成既定目標和承諾。
2023年中國的風電和光伏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有增無減的建設浪潮保證了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繼續在風電和光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遠遠領先于世界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