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敢為人先的創新背后,是三峽資本對技術的執著追求。
這家公司長期致力于產業投資,卻又深耕于技術前沿;他愿意冒一定風險,以長遠的眼光培育一個產業,并與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共同成長;他更看重于項目與團隊的規范運作,不賺熱錢快錢不投機,注重團隊正確的價值觀;尋求協同共贏發展的可能性,形成更多業務生態圈。
在產業金融領域,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三峽資本)算得上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這是一家被濃厚工程師文化浸潤的公司,腳踏實地,務實規范塑造了這家公司性格,也形成了創新、專業、領先與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在三峽資本員工構成中,電力工程、設計、施工等具備專業技術背景的員工人數,甚至超過了金融專業人員,公司骨干員工均對技術有著深刻的理解。
在技術基因的貫穿下,三峽資本瞄準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轉型,投資版圖涵蓋了業界眾多的頭部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如一道新能、纖納光電、中科海鈉和衛藍新能源等,分別代表了光伏TOPCon、鈣鈦礦技術、鈉離子儲能和固態電池,均是國內外領先的前沿技術。
在三峽資本所投資的項目中,目前有5家企業成果入選國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占全部入圍成果總數的9%。
更為重要的是,三峽資本始終圍繞著主業開展投資。眾所周知,其母公司三峽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可控發電裝機達1.46億千瓦,是一家集發電、環保為主業的清潔能源集團。三峽資本所投資的項目中,聚焦清潔能源、生態環保及產業鏈上下游產業,重點投向“風光氫儲”等綠色能源領域,以及新能源產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商業模式,幾乎沒有跟電力、環保不相關的業務。
盡管金融行業有很多賺快錢的機會,但三峽資本卻不干一哄而上的項目,“不賺熱錢、不賺快錢、不賺打擦邊球的錢、不賺國家不支持的錢,三峽資本始終堅持為主責主業服務,主要投資主業范圍內看得懂的項目”,三峽資本董事長、黨委書記趙國慶表示。
在三峽資本投資策略中,技術是否領先是其投資決策的最重要指標之一。趙國慶認為,技術先進和原創性是項目核心競爭力,不拼低價和低成本,要把最好的東西用在項目上。趙國慶舉例說,海上風電項目維護成本極高,如果在選用設備的時候不選技術最好的設備,可能運營期間會付出高昂的維護成本。
除了技術投資之外,三峽資本還不斷加強與省級能源集團的合作與戰略協同。當前,三峽資本與福建、廣東等省級能源公司合作,投資后者成為其顯性股東,以共贏、協同和相互支持的理念,發揮資本公司的紐帶作用。
在專訪中,趙國慶提到最多的是三峽的創新傳統,從三峽工程的建設,到水電設備的多個首臺套,從開發海上風電,到發力風光大基地,創新貫穿于三峽的每一個環節。而這些創新的背后,恰恰是三峽對技術的執著追求。
主投三大領域
《能源》:作為三峽集團旗下的資本運作服務平臺,三峽資本在雙碳轉型過程中承擔著什么使命和責任?
趙國慶:三峽集團歷經30年持續快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首批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之一。三峽集團賦予三峽資本公司新業務培育、資本運作服務、財務性投資三大平臺定位,綠色低碳發展是三峽資本與生俱來的底色,圍繞集團公司主責主業發展需要,三峽資本持續落實產融結合,積極實現以融促產、以融強產。
三峽資本堅定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以打造“綠色產業領域最具業務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能力的央企一流資本投資公司”為愿景,以股權直投、融資租賃、基金投資三大業務板塊為抓手,積極主動服務集團主業,服務雙碳戰略,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服務高質量發展。
《能源》:三峽資本投資的總體布局情況如何?主要投資于企業的哪個發展階段?
趙國慶:三峽資本主要投資三大領域。清潔能源主業投資聚焦“大、穩、優”特征的成熟資產,圍繞長三角、珠三角等用電大省、經濟大省、降碳壓力大省,目前投資了福能股份、廣東風電等代表性區域能源企業,通過基金投資了優質清潔能源股權和項目資產,主動管理的ACE基金是國務院國資委批準設立的唯一一家境外清潔能源基金,配合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境外優勢地區搶先布局清潔能源項目。
此外,三峽資本還是三峽能源、三峽陸上能投等集團內部清潔能源實施單位的股東。
生態環保主業投資從“全國性、區域性、技術性”三個層面著手,通過資本紐帶,助力三峽集團快速形成長江大保護朋友圈、生態圈,促進共抓格局形成及實體項目落地,加快能力補短板、破痛點。投資了全國污水處理龍頭北控水務集團、區域優勢企業興蓉環境、污泥處理處置專業企業國聯環科等等。
產業鏈上下游投資聚焦“風光氫儲”領域,重視“早、小、科技”型項目,依托三峽集團主業發展和新業務培育需要開展投資,關注科技創新、業務協同、市場前景等維度重要指標,近年來投資布局了一道新能、纖納光電、東方氫能、艾羅能源、中科海鈉等企業。
《能源》:一道新能和纖納光電是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重點投資案例,分別代表了TOPCon和鈣鈦礦兩種技術,請問這兩家企業哪些特質吸引了公司投資,如何判斷這兩種技術路線的發展前景?
趙國慶:光伏產業電池技術的發展具有階段性,2016年開始,單晶P型PERC電池市場占比逐步走高,多種技術百花齊放,N型電池也開始在技術迭代中展露頭角。相比傳統的P型電池,N型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雙面率高、溫度系數低、弱光效應好等優點,隨著PERC電池量產轉換效率越來越接近理論極限,N型電池開始被普遍認為是下一代主流技術路線。
三峽資本在其中發現了從上市公司分離出的N型電池研究團隊,也就是后來的一道新能,TOPCon是其主攻方向,我們認為該公司在N型技術上具有先發優勢,其技術路線、研發能力有望在競爭中實現領跑。實踐證明,一道新能確實吃到了第一波TOPCon技術紅利,2022、2023年度連續兩年組件出貨量位于行業前十名,2023年出貨量實現翻倍,并陸續進入主要電力集團等大型央國企供應商名錄。我們認為以TOPCon為代表的N型技術依然是一段時期內比較具有競爭力的路線。
硅一直是光伏使用的主要半導體材料,但是下游光伏電站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帶動了上游硅料漲價行情,使得鈣鈦礦等與硅具有相似特性的技術路線逐漸受到關注。鈣鈦礦電池屬于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單層理論效率極限值可達31%,超過晶硅太陽能電池極限,且制造效率高,投資成本低,還具有高柔性、結構輕便、易于安裝、場景多元等特性,更加適合大規模推廣。
三峽資本公司團隊了解到鈣鈦礦存在顛覆傳統晶硅組件的可能性后,與纖納光電進行了接洽,彼時,纖納光電是當時鈣鈦礦材料研發比較領先的創業團隊,具有較大發展潛力。2023年底,采用鈣鈦礦α組件的全球首個商業化運行的兆瓦級鈣鈦礦地面光伏項目在內蒙庫布其成功并網,是纖納光電與三峽集團科研合作、產業合作成果。
雖然當前鈣鈦礦電池滲透率不高,大面積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仍需突破(約18%,疊層效率超32%),但我們認為,鈣鈦礦電池降本增效的潛力和想象空間依然巨大,隨著電池穩定性、電池壽命的進一步突破,未來鈣鈦礦電池將完成對晶硅電池的補充乃至全面追趕。
專注先進技術
《能源》:三峽資本非常執著于硬科技投資,請問在調研過程中,圍繞雙碳轉型和能源革命有哪些顛覆性的技術,或者說有哪些新的投資機會?
趙國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三峽集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借鑒大水電創新發展的經驗,在海上風電開發建設運維等方面實現重大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白鶴灘水電站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江蘇響水海上風電場國內首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國內首條220千伏三芯海纜、福建海上風電場全球首臺16兆瓦海上風機、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全球最大亞洲首個海上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廣東陽江海上風電場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風機等重大科技創新競相涌現,自立自強成果豐碩。
正是基于三峽集團這種敢為人先、敢于突破的精神,三峽資本積極培育產業鏈優秀企業,推動領先技術和產品在集團內先試先用、為被投企業賦能、支持產業鏈企業產品推廣。
一是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光伏產業鏈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本質是技術驅動降本增效,且基本呈現“效率突破先行—成本降低跟隨—大規模產業化落地”的路徑?;仡欉^往重大技術變革,有價值的顛覆性技術將直接帶動全產業鏈的快速迭代,如TOPCon、HJT和鈣鈦礦技術,均是公司投資的重點方向。
二是新型儲能技術。由于風電和光伏具有天然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高滲透率后必然需要更多的穩定性調節和靈活性資源,因此對儲能的需求非常迫切。但儲能技術路線多種多樣,在關鍵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但我們認為儲能行業的發展始終有一條主線,那就是儲能產品必須具有高性能、高安全和低成本的本質特征。任何顛覆性、革命性的儲能技術均需要達到以上三點的綜合平衡。圍繞著這條主線,三峽資本作為集團公司的資本探頭,也在積極調研和跟蹤各種新型儲能技術的市場化進展,在液流電池、壓縮氣體儲能(包含壓縮空氣和壓縮二氧化碳)、光熱、飛輪儲能,以及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緊密結合集團公司的業務發展需求,適時開展股權布局。
三是風電技術。當前,風電行業呈現風機大型化、深遠?;陌l展趨勢。伴隨行業發展趨勢,風電產業鏈中的主軸、軸承、葉片、海纜等在大型化、深遠?;屑夹g難度較大、價值占比較高的環節,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目前我們重點布局和跟蹤的是海纜、軸承、主軸相關企業。
四是氫能技術。氫能作為連接可再生能源與終端應用場景的綠色二次能源,未來將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扮演深度脫碳的重要角色。氫能行業包括上游制氫、中游儲運氫、下游應用氫環節,三峽資本已就交通領域完成氫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集成、儲氫瓶、加氫站壓縮機、電解槽等環節投資布局,后續將就工業領域規?;G電制氫持續降本,參股制氫、儲氫、用氫等環節領先企業,增強氫能產業競爭優勢。尤其重點布局制氫環節電解槽關鍵部件隔膜、電極升級換代以及AEM等新興制氫技術路線。
五是新型輸電設備及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是采用大功率可關斷能力的新型半導體器件,通過合理分配輸送功率、合理控制電壓,調整電力系統中潮流分布的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具備強大的功率、電壓調節能力,是實現大規模清潔能源靈活穩定送出的關鍵技術,目前已逐步由超高壓發展至特高壓、端對端發展至多端及聯網形式。目前三峽資本公司對柔性直流技術中的關鍵設備和卡脖子環節,如IGBT等半導體器件、核心原材料仍較為依賴海外進口的柔性直流專用薄膜電容等方面,保持高度的關注。
投資三原則
《能源》:作為央企的投資平臺,以雙碳目標的實現為標尺,您認為整個新能源產業處在什么發展階段?三峽資本在培養新業態、新技術過程中遵循什么原則?
趙國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國新能源產業正是沿著這個發展路徑,在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的推動下,新能源產業逐漸實現了規?;⑸虡I化和國際化發展,進入了成熟階段。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額同比增長近3成,首次跨過萬億關口,成為外貿“新三樣”(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了131.8%,光伏產品出口增長了67.8%,鋰電池增長了86.7%),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成為出口新增長點,新能源行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發展潛力。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年內新能源行業呈現出的出口增速放緩、國內產能過剩、歐美市場收緊等現象,光伏產業鏈報價下行,市場供需新周期即將開啟,海上風電招標節奏有所放緩,新型儲能技術競爭格局依舊激烈,氫能項目經濟性有待進一步驗證等問題,新能源行業擴張和技術迭代過程面臨新的挑戰,我們認為,未來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依舊是新能源行業保持快速發展的關鍵。
三峽資本在培養新業態、新技術方面堅持三方面的原則,一是科技創新,在前期被投企業多次入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錄的良好基礎上,更加關注原創技術研發,努力解決卡脖子問題。二是產業引領,公司上接三峽集團產業資源,下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投資中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匯聚優勢資源支持實體產業加快發展,依托產業優勢支持創新企業拓展市場。三是風險控制,公司緊緊圍繞集團公司主責主業和產業鏈開展業務,在擅長的領域做發揮自身優勢,從根本上有效防控業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