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024中國光儲產業協同發展大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能源》雜志主辦,比亞迪、協鑫科技、海辰儲能、正泰新能源、華晟新能源、科士達等聯合支持。
本次大會以“光儲融合”為主題,共同探討光儲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分享創新技術成果,推動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合作,為產業鏈的各方搭建一個高效交流合作的平臺。相關政府機構、國有企業、專家學者、行業協會、頭部企業的代表參與了本次大會。
就在本次大會結束后的第二天。10月25日,A股光伏設備板塊盤中大漲,截至11:00,板塊指數漲近10%。個股方面,板塊龍頭股隆基綠能封于漲停,同享科技、艾能聚30cm漲停,大全能源、帝爾激光、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多股封于漲停。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政策,推動光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光伏與儲能不僅是推動能源轉型的核心力量,也是未來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
光儲融合作為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解決光儲產業發展問題的核心技術路徑之一,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焦點。因此,構建一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系統成為當務之急。同時,光伏與儲能產業的跨領域、跨部門協作也需進一步加強,以推動產業鏈的融合發展。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大會發言中回顧了我國光伏產業的十年發展歷程,并展望了未來的行業趨勢。他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強調了改革創新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必要性。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光伏裝機量達到160.88GW,同比增長24.8%,但光伏產品出口總額同比下降35.1%。盡管產業鏈價格下滑,光伏企業面臨盈利壓力,但王勃華對行業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未來裝機量將保持高位,同時光伏與儲能協同發展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 王勃華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發表了關于我國儲能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的演講。他指出,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首次超過百吉瓦時,達到107.86GWh,同比增速達到142%。同時,新型儲能的市場應用持續擴展,用戶側儲能占比顯著提升,裝機規模同比增長超過650%。面對全球能源轉型的需求,儲能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網和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劉為還強調,隨著儲能技術的進步和政策支持,未來儲能市場前景廣闊。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 劉為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現偉介紹了錳基儲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他認為錳基儲能電池憑借其豐富的錳資源和低成本優勢,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全球企業如特斯拉和大眾汽車都在積極研發錳基電池技術。然而,錳基電池在長循環穩定性和熱分布等方面仍面臨挑戰,特別是錳元素溶出問題導致電池壽命縮短。郭現偉強調,未來通過進一步優化材料和結構設計,錳基電池有望在儲能和動力電池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現偉
三峽新能源公司戰略發展部副主任龔雪分享了公司在“光伏+”模式下的實踐與思考,并表示三峽新能源積極探索光伏與其他業態的融合發展,包括光伏+農業、生態治理、儲能等多種模式。通過這些融合,三峽新能源不僅提高了土地和能源的綜合利用率,還助力生態環境改善和鄉村振興。龔雪表示,“光伏+”模式將在未來清潔能源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三峽新能源公司戰略發展部副主任 龔雪
國能龍源環保有限公司能源開發部經理張宏迪介紹了龍源環保在氫能與儲能技術的前沿布局,以及在海南樂東電廠等項目中的成功應用,特別是磷酸鐵鋰電池儲能輔助調頻系統的高效表現,為火電企業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此外,張宏迪還強調了儲能在未來電力系統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多類型儲能的融合與創新是實現“雙碳”目標和電力系統轉型的關鍵路徑。
國能龍源環保有限公司能源開發部經理 張宏迪
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紀律圍繞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進展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壓縮空氣儲能作為長時大規模儲能技術,具備容量大、壽命長、成本低等優勢。近年來,該技術在中國取得了重要突破,多個大型示范項目相繼啟動,特別是山東肥城的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電站將于2024年投運。紀律強調,隨著儲能技術的發展,未來壓縮空氣儲能有望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
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紀律
此外,為了表彰在光伏與儲能領域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與綠色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與個人,大會最后還舉辦了“光儲金工獎”頒獎典禮,同步公布了“光伏智能制造金工獎”、“儲能創新成果金工獎”以及“光儲綠色融合金工獎”三大獎項。
光伏智能制造金工獎獲獎名單:
通威集團
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科華數能科技有限公司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愛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致遠互聯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協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儲能創新成果金工獎獲獎名單:
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遠景科技集團
深圳市禾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索英電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德業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金風零碳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華科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張北縣嘉源儲能開發有限公司
光儲綠色融合金工獎獲獎名單: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科士達新能源有限公司
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華為數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