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東方升起,喚醒了泰州市海陵區罡楊鎮這座千年古鎮,古韻與能源交織,共繪出了“光伏+漁業”和諧共生新路徑,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活力,也迎來了充滿希望的新未來。
伴隨著太陽的冉冉升起,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江蘇分公司泰州“漁光互補”項目的發電負荷逐步升高,這座作為該公司首個在建規模最大的“漁光互補”電站,借助“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空間復合利用模式,為綠色低碳、鄉村振興再添發展動能,“漁”見生態富民好“光”景。
水上生光,水下見繁盛
“漁光互補”就是將光伏發電和漁業養殖有機結合,在水面上方架設光伏板陣列進行太陽能發電,并發揮其遮陽效果,抑制藻類繁殖,改善水質狀況,降低水面溫度,為下方水域的魚、蝦、蟹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實現了水域空間全方位立體利用。
圖為國華投資泰州“漁光互補”項目在純垛村的實景圖
據統計,罡楊鎮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000小時,按照《太陽能資源總輻射等級》國家標準,屬于太陽能資源“豐富區”。且水系縱橫、河網發達,“一種資源、兩種產業”的發展模式和“魚美稻香,蝦肥蟹壯”的水鄉資源,既是水產養殖的福地,而泰州地區電網接入和消納條件優越,也成為了光伏建設的良選。
“更重要的是,當地鎮政府和居民對綠色用電、綠色發展,有著十分強烈的意識和決心。通過‘漁光互補’把水資源變成資產,把資產轉為資金,探索出一條綠色增收新模式,養殖戶收入和村集體經濟實現了雙增收。”初到罡楊鎮開展調研規劃時,該公司規劃部開發專責沈輝便對此體會深刻。
隨著首批發電單元的建成并網,近30萬塊光伏板在太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綠電汩汩不斷。而水底下,傳統漁業也即將煥發出新的光芒。“我們將與村集體共同引入農業農村部重點推廣的養殖技術,以生態池塘為依托,實現光伏發電站與水產養殖配套組裝,走出‘品質升級、減量增收’發展思路,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模式。”該公司泰州項目部現場負責人李忠權介紹道。
碧水映天,陽光生綠電
據測算,泰州“漁光互補”項目全容量并網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09億度,滿足10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量,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省標煤約6.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9萬噸,相當于約19萬畝森林的碳匯量,也相當于在3個罡楊鎮轄區范圍內植滿了樹木,足見“漁光互補”的背后,是該公司矢志探索綠色發展的初心。
圖為國華投資泰州“漁光互補”項目航拍圖
當罡楊鎮政府探索著漁業增效、漁民增收、農村增綠的產業方向時,該公司懷揣著“漁業+光伏”方案而來,為這個傳統的農漁業重鎮發展帶來了央企的智慧和擔當。但“漁光互補”模式近些年雖蓬勃發展,但受地質條件、臺風災害、線路改造、運輸道路、民風人情等影響,尤其在村民集聚地建設光伏難度則更大。
“為安全高效完成項目建設,我們擁有豐富的新能源項目建設經驗,熟悉當地地質條件和特點,從抗臺風、防腐蝕、支架基礎、陣列排布、最佳傾角等方面均進行了充分考慮和設計創新,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高效單晶光伏組件,實現了發電效益的最大化。”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林表示。
“在科技創新是優質生產力的大勢下,我們還規劃并實施了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智能化”王林介紹道。在運營周期里,將開發建設基于大數據分析、人工機器人等技術,日后項目的運行數據也會接入到東臺集控中心,既提高了運維的實時水平,又保障了系統的高效運行,而持續積累的數據,更可為將來的新建項目提供更精確的分析優化提升經驗。
借光生金,鄉村必振興
罡楊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地處里下河地區,境內共有大小河道數十條。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響起,罡楊鎮積極構建揚鎮泰一體化的旅游中心,以純垛村為重點的片區旅游建設,構建起鄉村振興特色著力點,農文旅逐步融合的新圖景蔚然成卷。
圖為泰州市海陵區罡楊鎮純垛村同心廣場
借助“漁光互補”已發電的東風,為這座熱點旅游小鎮點上了別出心裁的一筆。恢弘的光伏陣列、風格獨特的升壓站、干凈整潔的道路旁、繽紛多彩的墻繪里,書寫著新能源建設者在“魚米之鄉”播種太陽的夢想,也為游客帶來更多度假的體驗。“太陽能發出的電會是彩虹那樣的七種顏色嗎?”稚子童真的提問也會在此一一找到答案。
如今,該公司還將會協助罡楊鎮修建觀光路、架設成排的新能源路燈、修建年久失修的橋梁、搭建休閑娛樂廣場,游客可沿路遠眺壯觀的光伏場,這些新的觀光點將增加游客更多“駐村”機會,自然而然帶動更多的消費,游玩與觀賞兩不誤。
待項目全部建成并網后,該公司與村集體協商建立五年一增長的收益增長機制,村集體每年將有80萬元左右的增收,還將共同打造科普宣傳教研基地,并積極擴大基地的影響力,激發公眾對新能源的了解和認知。“漁光互補”項目不僅成為暖心工程、惠民工程,更將成為了當地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
“雙碳目標已定,作為能源央企,國華投資江蘇分公司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未有一絲懈怠。”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蘇志國表示,“我們將始終盡己之智、傾己所能,高質量開發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為加快建設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貢獻出國華投資江蘇分公司的智慧和樣本。”(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