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新能源終止IPO,沖刺宣告失敗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8月16日,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道新能”)在深交所的IPO進程突然終止。
這一消息瞬間引爆整個行業,這讓大家意識到,產能清退比想象中更為劇烈。
曾幾何時,一道新能在資本市場上風光無限,公司掌舵人劉勇作為資深光伏從業者,憑借多年的大廠服務經驗換取了眾多大佬信任。
一道新能背后不僅有北京海淀國資委、三峽資本等重量級投資者的支持,還擁有中國電信、京東方A等知名企業的加持。
現在,這家被寄予厚望的黑馬,遇到了未能闖過IPO的大坎。
過時黑馬
過去幾年,光伏行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隨著全球范圍內對綠色能源的需求激增,光伏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得到了大力發展。
政策支持與技術進步共同推動了光伏產業的迅猛擴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資本開始涌入光伏行業,試圖在這場能源革命中分得一杯羹。
一道新能正是得益于這一輪光伏市場的繁榮,迅速崛起為行業中的黑馬。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憑借著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和組件的研發優勢,逐漸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伴隨著光伏行業的高速發展,一道新能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包括三峽資本、中國電信、京東方A、北汽集團等國資背景的巨頭相繼入局,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和資源支持。
不僅如此,光伏組件和電池片的市場需求不斷攀升,讓一道新能的營收和利潤實現了幾何級增長。
根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從7.36億元飆升至94.54億元,歸母凈利潤也從2180.55萬元增長至5.81億元。
業績的激增,促使資本市場對一道新能持續熱捧,使得企業的估值迅速攀升,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入場。
然而,隨著光伏市場的發展逐漸趨于飽和,行業內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特別是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光伏組件的價格開始大幅下跌,這對整個行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原本依靠規模效應的企業,也不得不面對利潤率不斷壓縮的現實。一道新能作為一家在光伏行業內迅速崛起的企業,自然也無法幸免。
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光伏組件價格開始持續走低,到2024年上半年,價格下跌的趨勢更加明顯。組件價格的下滑直接導致了企業利潤率的下滑,盡管一道新能在2023年上半年仍然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但毛利率卻始終處于較低水平。
根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一道新能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始終在14%以下,波動明顯。
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盈利能力逐漸受到質疑,市場對于一道新能未來發展的信心也隨之減弱。
與此同時,光伏行業的融資環境也在發生變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融資渠道開始收緊。尤其是在中國市場,資本市場對光伏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IPO審核的標準也愈發嚴格。
證監會對于擬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市場前景以及與大客戶和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等問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融資不力與業績下滑讓一道新能的高負債率舊傷顯現。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到2023年,一道新能源合并報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7.71%、86.54%和86.89%。
這幾年,一道新能源為了追趕頭部廠商,很拼命。
2023年11月17日,由億利潔能與一道新能共同出資組建的內蒙古億利一道新能源有限公司4GW沙戈荒地區高效光伏組件項目正式投產。
該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展露了一道新能對光伏行業版圖進一步擴張的意圖。
此前,匯達一道是由一道新能與達拉特旗匯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資建設的年產5.5GW高效組件項目也于2023年10月正式投產。
不久,一道新能又正式啟動了20GW的N型單晶硅拉棒項目,這一項目由一道新能、沐邦高科與忻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共同簽署投資協議。
更早的2023年1月,一道新能在貴州威寧的光伏組件生產基地就已試產出片。該項目的一期N型組件產能為1GW,計劃總投資3.1億元。
一系列的擴產舉措,讓一道新能無力追隨頭部企業,前往海外布局產能。公開信息顯示,其曾宣布在德國、澳洲、日本等國家成立分公司,但并沒有大規模產能布局動作。
大股東掣肘
雄心讓一道新能在行業周期的劇烈顛簸中付出了代價,但一道新能的麻煩并不止于此。
在一道新能的發展歷程中,三峽集團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三峽集團不僅通過資本支持為一道新能提供了資金保障,更是通過光伏電站的布局,幫助一道新能獲得了大量訂單。
不過,在2024年初,三峽集團進行了領導層換屆。
三峽集團作為一道新能的最大客戶,其采購計劃的任何調整,都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營收和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三峽集團為一道新能貢獻了11.56億元的營收,占公司當期營收的13.43%。到了2023年上半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上升至24.21%。
如此高的依賴度,讓市場對企業的獨立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產生了疑慮。
創始人很無奈
劉勇作為業內的知名創業者,實力不俗,但想改變一道新能的困境,并非易事。
他1967年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卻憑借著自身的努力與天賦,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后來又在該校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后進入半導體行業,并在職業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劉勇的職業軌跡十分鮮亮。
他在1995年加入了新加坡的Advantec公司,從此踏入了半導體領域。隨后,在德國Wacker公司位于新加坡的晶圓廠工作,并在2001年回國加入了中芯國際,成為該公司創立初期的核心成員之一。
在中芯國際,他負責北京廠的運營,管理著當時國內最先進的三座12寸半導體廠。
然而,劉勇并未止步于此。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他看到了光伏行業的巨大潛力,并決定投身其中。他先后在晶澳太陽能擔任要職,負責公司的生產和研發基地,推動了晶澳太陽能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發展。
2016年,他又加入中來股份,負責組建泰州中來光電,致力于世界領先的N型電池和組件的研發與生產。
從結果來看,劉勇的實力相當不錯,在每一個職位都做出了成績。
2018年,他決定創業,正式在浙江衢州成立一道新能。在他的掌舵下,一道新能發展相當不錯,短短幾年就已在組件出貨榜單站穩腳跟,但也迎來了行業前所未有的寒冬。
未來,一道新能將去往何處,還需要劉勇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