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熟妇乱又伦-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排產、價格,能否持續?

 

撰文 | 戲臺 

出品 | 光伏Time    


2023年末,光伏行業全鏈虧損已非新鮮事,虧不起的一眾企業焦急等待雪夜后的春暖花開。


上周,組件廠商下發給經銷商的漲價通知傳遍市場。盡管不少人站在供需失衡的角度,認為漲價更像謠言。并且,此時虧麻了的二級市場蠢蠢欲動,比以往更加渴望回彈的利好消息。


不可否認的是漲價的確來了。最早的消息來源是券商的草根調研,部分一二線組件企業開始試探性漲價,2月26日至29日兩個開標的光伏組件項目,PERC均價0.851元/w,出現1-2分的漲幅;TOPCOn均價0.915元/w,漲幅達2-3分/w。


光伏Time詢問了經銷商,部分一線品牌組件確有漲價境況,甚至少量版型報價漲幅超過3分錢。在2024年2月29日濟南舉辦的的中國(濟南)國際太陽能利用大會中,一二線TOPCon廠商也都統一報價為0.9元/瓦+。


短期來看,價格在漲,時間線拉長,價格也在漲。


從兩個時間節點的招投標情況觀察,可以找到依據。


1月9日,中國電建2024年度光伏組件框架入圍集中采購招標開標,共55家組件企業參與投標,從開標結果來看,P型最低價0.806元/W、N型最低價0.87元/W。


2月26日,云南曲靖經濟開發區268MWp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中標候選人公示結果顯示。公開信息顯示,本次招標明確要求580w以上N型雙玻組件。價格方面顯示,第一中標候選人投標報價為0.96元/瓦;一道新能源和晶科能源為第二、三中標候選人,投標報價分別為0.974元/瓦和0.97元/瓦。


即便中國電建的開標價格并不含運費,但0.1元/瓦的巨額差價足以抹平這一差異。



反彈


漲價有合理性,從經營角度看,虧本搶單并非長久之道。


2023年光伏新增裝機發力。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216.88GW,累計裝機量達到6.1億千瓦,相當于2019-2022年國內新增裝機量的總和,創歷史新高。


如此規模的市場,卻并沒有為企業帶來穩定利潤。


如果回顧2023年的企業業績情況,則會發現大多企業在前三季度都在大把賺錢,到了第四季度卻急轉直下。核心原因在于技術迭代期間,產能過剩嚴重,為了獲取訂單,企業普遍采取了低價競爭策略。


2023年N型組件價格從2元/瓦迅速跌落至1元/瓦,目前N型組件價格雖然有微弱回升,但卻依然在0.9元/瓦的價位徘徊。有業內人士曾在2023年指出,彼時一線廠商的TOPCon成本為0.95元/瓦,也就是說2023年第四季度,相當量的訂單都在虧本狀態下完成。


當然,也有不少企業沒有積極參與價格戰,以老牌玩家隆基綠能、晶科能源為首的企業選擇了緩步調價。


經過幾個月的鏖戰,二三線企業以及落后產能進入快速出清狀態,有媒體統計息,部分廠商裁員比例高達20%,有電池生產企業減產近30%。大潮下,拋棄低價搶單的策略也在情理之中。


有業內人士做出分析,對于業主單位來說,低于1元每瓦的價格已經可以滿足投資收益需求,犧牲品質追求二三線小廠的更低價格不必要。


廠家給出的漲價理由多樣,例如,春節假期過后,需求回暖導致庫存量不高。


在海外市場方面,光伏行業迎來了需求回暖的好消息,有研究機構表示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可達450GW。其中美國和印度市場的裝機規模預計增幅超過30%。


Inforlink consulting 在2月28日發布的分析中指出:由于春節前后許多企業規劃放假與減產,節后隨著組件采購需求的釋放,電池片陸續出現階段性的供應緊張趨勢,也引導廠家嘗試性的調高電池報價,182 尺寸 P 型報價達到每瓦 0.4 元人民幣;N 型也調高至每瓦 0.48~0.49 元人民幣的報價范圍。


目前三月廠家預判未來需求回升而提前備貨,三月排產上升 50-53 GW 左右的體量,然而整體市場回溫速度仍有待觀察,歐洲目前正處于補庫階段,國內大型項目開動速度需要時間發酵。


值得注意的是,inforlink consulting還指出,組件端漲價有一廂情愿的意味:從春節過后,廠家醞釀 PERC 產品漲價每瓦 2-4 分人民幣,然目前觀察終端接受度目前確實并不明朗,三月整體預判價格恐以持穩為主,低價區段目前稍有上升,需等待整體需求上升。


另外,根據硅業分會的數據,硅料價格在春節前已經連續三周呈上漲趨勢,為下游產品價格上漲提供了支撐。



持續疑問


光伏產品的價格起伏,受庫存的直接影響。


從排產來看,根據infolink consulting統計,1月硅料單月產出17.24萬噸,環比+6.33%;組件全球排產48.66GW,環比-11.97%,國內組件排產42GW,環比-13%。


2月整體全球總排產約37-38GW,國內由于春節假期,導致排產僅有 31-32 GW,環比下滑10%左右。預計3月有望明顯修復,預計全球排產達到48-50 GW,國內排產有機會達到 42-44 GW。


持續減產,恰逢海內外裝機需求回暖,廠商庫存壓力減少。春假過后,組件端排產反彈迅速,目前多家光伏企業組件排產情況良好,部分頭部企業出現了滿產情況,可以側面說明短期市場預期有所改善,但不能決定更遠的未來。


企業在面對嚴峻的過剩形勢時,進入了做好自己,看好未來的“佛系”階段。


部分二線企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市場價格沒有見底時,尚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從一線品牌手中爭奪訂單,但目前主流廠商主流產品價格下落過大,導致自身廠家產品優勢不再。


部分二三線企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身也擁有鈣鈦礦、BC等技術路線儲備,但由于種種原因只能等待投入、生產等成本大幅下降才會考慮進入。


一線品牌的回復則顯得較為統一,堅定看好未來光伏市場,堅持做好自身產品。


跨越周期,除了企業本身要具備技術、品牌、成本等優勢,還需要在需求端提升需求質量。


目前已有一些央國企在優化招投標策略,在有效投標報價中對不正常、不合理的最低價格作廢處理。參考其他行業響應招投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所采取的“成本限價招標法”,當投標價格低于成本價時進行廢標認定。


這一舉措,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光伏企業長期高壓競爭留下的“疲憊”。

 

點贊(0)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立即
投稿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