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電池生意經
撰文 | 戲臺
出品 | 光伏Time
2024年春天,隨著一份巨額電池訂單的橫空出世,跨界、專業化企業生存困難的觀點搖搖欲墜。
3月11日晚,浙江明牌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簽訂日常經營重大合同的公告。內容提到根據合同約定,天合光能預計于2024年至2026年向日月光能合計采購210系列TOPCon雙面太陽能電池片產品約13億片,根據當前市價測算,預估合同銷售總額約為58億元(含稅)。
組件企業外購電池并不新鮮,能夠在業內引發熱議,是因為明牌珠寶是標準的跨界公司,甚至在2022年末仍然在討論光伏項目可行性,間隔一年卻突然為頭部光伏企業供給技術含量最高的電池產品。換言之,即便天合光能N型電池產能不足,急需場外援助,但為什么是明牌珠寶?
為什么采購?
從一組數據可以找到答案,天合光能曾經在2023年 預計到年底,電池片產能可達 75GW,其中N型電池片產能預計超過 40GW,組件總產能則高達95GW。有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N型市占比甚至可能達到80%,也就是說天合光能如果不外購電池片,將有超過一半組件產能閑置。
橫向對比來看,天合光能并非獨例。晶科能源曾預計到2023年底,將擁有85GW硅片、90GW電池以及110GW組件,其中N型產能預計占比75%。晶科能源面對兩環節產能差,同樣選擇了外購。2024年3月8日,仕凈科技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安徽仕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簽訂《電池片采購合同》。
合同顯示,仕凈光能將在未來兩年內,即2024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向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銷售包括182尺寸太陽能單晶電池片/A級片在內的產品,預計銷售數量達到驚人的25億片。要知道,仕凈光能首片TOPCon電池下線距今不超過四個月。
兩份電池片長單的出現,或意味N型電池產能緊缺,能夠做出N型電池的廠商將不愁銷量,甚至會出現新一批電池專業化巨頭。
事實上,這并非天合光能第一次巨額采購電池。2022年末,天合光能披露公告,與通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及通威太陽能簽訂139.7億元單晶PERC電池片長單采購合同,預計在2023年采購182尺寸電池片合計2368MW,210尺寸電池片合計8215MW。盡管同樣數額驚人,卻有著不同的邏輯。
過去,組件廠商外購電池往往出于對主流產品的補充。2022年,正值N型崛起的關鍵之年,采購大量PERC大量盡管有著對市場誤判嫌疑,但卻不失為天合光能轉切N型的預兆。2022年,天合光能的青海基地即將投產,其中包括硅片、電池、組件產能,而電池片的技術正是TOPCon。
另外,日月光能與天合光能的訂單中還包括一份補充協議,提示了問題答案。
協議提到,日月光能承諾合同有效期限內不發展、投資任何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生產、制造等實體業務。若賣方違反該承諾,買方天合光能有權立即解除《電池采購框架合同》,賣方應在五個工作日內向買方退還剩余預付款。
天合光能曾經的電池供應商通威股份則采取一體化策略,電池多用于滿足自身組件生產需要,且迅速在組件端成為天合光能的有力對手;潤陽股份在TOPCon產能建設上十分遲緩,至今仍無法大量供給先進電池片。
天合光能此次購買TOPCon電池引發市場討論,這是否意味著電池門檻本身不高,從技術角度,頭部企業與其他企業差別不大?另外,市場上N型組件價格跌破成本線已不是秘密,外購電池意味著進一步削減利潤,天合光能不僅對未來三年市場銷量極為自信,且已經提前嗅到了組件漲價先機。
為什么是明牌珠寶?
明牌珠寶跨界光伏有一段較為曲折的過程。
2022年末,名牌珠寶跨界光伏的謀略不經意間由股票交易市場傳遞到了外界。12月22日、23日,連續兩天,明牌珠寶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名牌珠寶給投資者的答復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且不存在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然而2023年2月,明牌珠寶隨即與紹興柯橋經開區管委會簽訂了《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投資建設日月光能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2023年2月3日,明牌珠寶正式宣布,投資日月光能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監管機構提出了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公司賬面現金余額與擬投入金額差距巨大,是否具備明確可行的資金來源。
明牌珠寶坦言不確定性很高:公司將通過多種渠道融資,但能否順利籌資、融資,以及籌資、融資金額、融資時間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具體將以監管機構、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審批通過為準。若各種渠道的融資均有不利變化,則可能導致項目建設進度不達預期。
2023年3月,浙江證監局發布《關于對浙江明牌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指出公司未按規定披露控股股東浙江日月首飾集團有限公司(或下屬子公司)關于日月光能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的籌劃情況。
名牌珠寶在回復監管問詢時給了兩條理由,和日月集團及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溝通銜接方面的問題;當時項目論證中存有較大不確定性,可行性仍需討論。
事實上,當時名牌珠寶的確面臨許多問題,資金便首當其沖。根據當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明牌珠寶總資產44.12億元,貨幣資金11.83億元,營業收入34.74億元,同比下滑3.03%,虧損1.63億元。
這筆投資需要多少錢呢?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包括TOPCon和HJT兩大技術路線。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10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二期建設6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以及4GW產能的HJT技術電池片,計劃2024年一季度滿產。
明牌珠寶披露的資金來源計劃顯示,該項目包括貸款39億元(一期貸款23.5億元,二期貸款15.5億元)、項目公司流動資金貸款10億元、項目公司政府補貼12.5億元、項目公司利潤再投資32億元、母公司自籌6.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明牌珠寶之前發布的投資計劃,則其與天合光能簽訂大單營業額的一半要再投入到項目中。
當時的明牌珠寶正處于業績下滑階段,尋找出路或為跨界光伏主要動機。一個業績下滑且資金儲備遠遠小于投資額的企業,高杠桿轉行跨入需要技術人才和儲備的光伏電池行業,難免令投資者視為炒作。
另外,明牌珠寶如何解決技術問題成為業內的討論熱點,畢竟熱衷跨界,卻無功而返者不在少數,其中轉換效率、產品良率的問題十分棘手。
日月光能的高管曹國其曾經介紹,“我們目前采用的主要技術路線,是以國內光伏電池領域比較領先的TOPCon技術路線,轉換效率可達到26%以上?!?/span>
此外,日月光能曾經展示,公司在建設之初就組建了由17位專業光伏行業工程師(專家)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經過不斷努力,目前產品良率已達到95%—97%。
結合在項目初期發布的信息,明牌珠寶極有可能挖到了團隊: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對新能源光伏行業有著深入研究和投資經驗,具有豐富的光伏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為公司進入光伏電池行業能夠提供有力支持。為配置光伏電池項目推進所需的組織能力和人力資源,公司已儲備在光伏電池行業擁有豐富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經驗的項目人員,運營管理、技術工藝、設備工藝、其他職能部門人員等核心團隊已基本到位,能夠滿足項目建設和運營需要,具備完整、優秀的管理與技術實力,可以有效保障項目快速建設和高效運營。
甚至有投資者猜測,明牌珠寶的技術由天合光能直接提供。
目前,日月光能正處于持續招募人才階段。據其他媒體報道,日月光能生產線上的生產人員、技術人員缺額近400人,已進駐高校、云貴兩省招工。
可即便解決了技術問題,天合光能為什么選擇了日月光能呢?答案可能是地理位置,天合光能目前在浙江義烏、江蘇宿遷、江蘇鹽城建設有三大210超級工廠。日月光能身處浙江紹興,獨到的地理位置可以為天合光能的供應鏈節省不菲的運輸、存儲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