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價格一跌再跌,硅料環節又有了新底部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來自一年前的擴產/跨行決策不斷落地。時時補充的新鮮產能,讓本輪洗牌更加激烈。
4月10日,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發布硅料價格評析,其中已停報兩周的P型硅料價格尤為矚目。
N型料與N型顆粒硅價格延續下降趨勢,成交均價分別跌至5.86萬元每噸和5.2萬元每噸,下跌幅度3.3%和5.45%。
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4.87萬元每噸,單晶菜花料4.64萬元每噸,復投料5.03萬元每噸,下降幅度均超16%。
更扎心的是,inforlink指出由于庫存壓力,硅料價格恐怕會持續惡化,庫存常態化趨勢顯現。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
如果以2023年硅料企業成本數據分析,則不難發現硅料企業處境分化明顯。
國信證券在近日發布的研報中點破了新特能源的成本,新特能源2023年硅料銷量20.3萬噸,單噸售價9.6萬元,單噸成本6.2萬元,單噸毛利3.5萬元。事實上2023年四季度以來,P型硅料成交價幾乎沒有突破6.2萬元每噸。因此,即便新特能源算上N型料也不過微利。
在當前的極端環境中,通威、協鑫、大全能源依然保有利潤。其中大全能源在2023年年報中指出全年單位成本為4.82萬元每噸,單位現金成本為4.27萬元每噸。另外,通威曾公開表示硅料成本低于4萬元每噸,協鑫部分產能也可以做到這一程度。
協鑫的顆粒硅降本迅速,2023年,協鑫科技顆粒硅實現全年成本下降27%,包頭基地第四季度顆粒硅平均生產成本已低至35.9元/公斤。此外,據協鑫透露未來將把顆粒硅單模塊產能從2萬噸級擴容至6萬噸級,單位顆粒硅項目投資將在低于傳統西門子法30%的基礎上再下降30%。
頭部廠商除了成本控制,還掌握殘留的N型料紅利。對頭部廠商來說,N型硅料幾乎沒有門檻。上述券商在研報中指出,2023年大全能源N型硅料銷量5.32噸,在全年總出貨量占比超過25%,其中12月份N型硅料銷售占比達到59.11%,N型料占比穩居行業,其中內蒙產線已具備100%生產N型硅料的能力,新疆產線N型料占比為60至70%。
同時大全能源曾公開表示,已成為國內高純N型硅料的主要生產商之一,新疆基地70%的產能可生產N型料,內蒙古基地100%可生產N型料。未來將通過數字化、規模化降低成本,例如嚴格管控采購流程降低采購成本,提升生產工藝降低原材料和能源單耗。
產線近乎100%能夠生產N型料的情況也同步在通威與協鑫。
不過即便如此,頭部廠商業績也大不如前。2023年,大全能源實現營收163.29億元,同比大減47.22%;歸母凈利57.63億元,同比減少69.86%;
新特能源實現營收307.52億元,同比下降16.51%。歸母凈利43.45億元,同比下降67.37%;
協鑫科技實現337.01億元,歸母凈利潤27.52億元,同比下降84.34%。
頭部廠商業績可以視為淘汰賽的參照,當頭部廠商只能獲取微利,跨行企業、二線廠商則慘不忍睹。
回顧光伏發展歷史,硅料行業的周期已輪轉多次,超額利潤吸引著每一位野心家。造富神話也許還會上演,只是這次有點難。
因為龍頭仍在擴產,2023年,新投產110萬噸中60萬噸為龍頭企業手筆。
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國際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中國光伏標委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指出,2023年初國內產能是115.2萬噸,到年底產能已經高達222.6萬噸,幾乎翻了一番。另外,2023年開工、目前已在建設中的還有13個項目,合計產能151.5萬噸。這些項目全部投產后,2024年底產能會達到368萬噸,即便經過價格戰淘汰也會剩余300萬噸左右。
按照以上專家預估的300萬噸計算,幾乎可滿足1400GW+裝機量,遠超實際需求。硅料周期運行到此,二三線企業要想獲取暴利,有億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