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熟妇乱又伦-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過剩是光伏故事,還是光伏事故?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417日,新一周的價格評測出臺,硅料、硅片、電池價格再降,主材企業壓力再升級,即便是頭部企業也難以維持盈利狀態。

 

像主材一樣的過剩趨勢,蔓延到了光伏產業鏈的每個角落,其中膠膜尤具代表性。經歷了資本加持、產能驟增的膠膜在2023年出現了產能利用率下降,低價競爭的混亂場面。

 

過去,用于封裝、保護電池的膠膜只能算作光伏業內的偏遠一角,膠膜只占組件成本的6%,但去年以來光伏終端市場南下,裝機環境濕熱問題嚴重,膠膜作為保護電池的重要部分,正在受到更多光伏組件廠商注意。在新的市場環境下,膠膜業內泛起漣漪。

 

其中,隆基在2月發布的針對濕熱環境新品Hi-MO X6組件點明采用雙面POE膠膜等封裝工藝達成抗水汽能力是EVA的七倍。

 

福斯特作為行業龍頭地位非凡。公開信息顯示,福斯特2023年市占比接近50%。這一數字意味著福斯特對市場的統治力幾乎對等硅片環節的隆基+中環。

 

因此,認識福斯特,就認識了大半個膠膜行業。

 

 

 

業績與行業

 

光伏組件連續兩年熱銷大賣,作為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膠膜企業業績本應該蒸蒸日上,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甚至2024411日,福斯特發布公告稱,擬延期年產2.5億平方米高效電池封裝膠膜項目、年產500萬平方米撓性覆銅板(材料)項目。

 

事實上,2022年過剩和供需錯配已初現端倪,膠膜企業集體出現了增收不增利情況,例如福斯特營收同比增長46.82%,由128.58億元增長至188.77億元,海優新材營收更是同比增長70.9%,由31.05億元增長至53.07億元。

 

但由于上游eva供不應求,價格巨幅上漲,一眾膠膜企業利潤甚至同比下滑超過30%

 

因此,盡管2023年福斯特業績對比上年有所上升,卻依然沒能恢復到2021年水平。

 

2023年,福斯特實現營業收入225.89億元,同比增長19.66%;歸母凈利潤18.50億元,同比增長17.21%2021年,福斯特營收128.58億元,歸母凈利潤21.97億元。

 

從毛利率數據來看,福斯特的處境并不樂觀。

 

其中,膠膜業務毛利率為14.60%,同比減少0.98%2023年光伏膠膜原材料EVA粒子價格波動顯著,導致部分月份膠膜價格與原材料價格錯配從而影響公司盈利水平。

 

盡管福斯特在膠膜業務板塊之外,同時開拓了光伏背板和感光干膜(電子材料)等產品,其中能夠與膠膜形成聯動的光伏背板尤為出色,2023年年度銷售量排名已躍升至全球第二,不過截至2023年,福斯特旗下光伏膠膜產品仍為營收主力。

 

膠膜營業收入204.81億元,同比增長21.53%,占營業收入比例為90.67%

 

另外福斯特的其他產品,營收、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光伏背板產品實現營收13.27億元,同比下降1.08%,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87%;感光干膜收入4.54億元,同比下降2.51%,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01%

 

 

 

安心發展

 

在福斯特的報告中,有一項數據格外吸睛。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2608萬元,同比減少200.17%

 

對此,福斯特給出了解釋,簡單來說下游客戶長期且穩定,貨款周期比較長,同時上游供應商為大型石化企業,付款需要很及時,隨著自身體量越來越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將與凈利潤差異變大。

 

貨款周期長本身不是問題,但如果疊加下游客戶的不穩定就是問題了。

 

福斯特在年報中細致地提到了可能遇到的每一項風險,甚至包括信用減值損失波動。福斯特指出,由于光伏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行情波動較大的情況,發展歷程中也曾有頭部組件企業被破產重組的情況發生,為謹慎起見,公司對光伏行業的應收款項制定嚴格的壞賬準備計提政策

 

當然,膠膜行業的周期性不僅給福斯特帶來了風險,也為其提供了壁壘。得益于此,福斯特能夠安然擴產,穩固優勢。

 

2023年,福斯特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減少 1.4億元,福斯特備注主要系本期購建固定資產支出增加所致。

 

在固定資產一欄中,31.74億元,占總資產比例14.54對比上年的25.22億元占比12.49%有所上升。另外,在建生產線總投資額22.4億元,在建生產線當期投資額5.1億元。

 

除了海內產能,福斯特還表示:隨著東南亞組件產能的擴張,公司計劃對泰國基地的膠膜產能實施擴產,并同時啟動越南生產基地的建設。公司積極評估其他國家和地區建設光伏膠膜和光伏背板產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順應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開展全球化的布局,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全球光伏封裝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

 

今年411日,福斯特宣布了其海外擴張計劃,其中包括在新加坡成立福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并投資500萬美元,福斯特將擁有該公司100%的股權。同時,福斯特的子公司杭州福斯特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也計劃在泰國投資同樣的金額,以設立泰國福斯特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并同樣持有100%股權。這兩個新公司的名稱都是暫定的,以最終核準登記的名稱為準。

 

截至2022年,福斯特已有膠膜產能13.21億平方米,這一數字仍在擴大。

 

華福證券在2023年發布的研報指出,參考 PVInfolink 組件占比,預計各類型組件功率每年提升 5W,對應 2023-2025 年膠膜需 求為 39.2/51.0/63.8 億平方米。

 

僅以此推算,福斯特要想保住50%左右的市場份額,2023年到2024年分別需要20/25/30億平方米以上。

 

上述券商分析,POE類膠膜(目前專用N型組件)將隨著雙玻及N型組件滲透率提升,2023POE膠膜需求約為6.1億平。

 

不過福斯特在年報中并未過多提及該類膠膜產能或項目進展,只提到可以為不同電池、組件技術提供包括POE在內的多種膠膜產品和封裝技術。

 

20241月,有媒體發現福斯特與天合光能、萬華化學合資加碼POE產能,其中萬華化學持股比例51%,為控股股東。項目主體為煙臺萬旭新材料有限公司。

 

萬華化學作為一家老牌化工企業,2017年便著手發展POE技術,在202312月,萬華化學(蓬萊)有限公司公布了其40萬噸/年聚烯烴彈性體項目的環境評估報告。加上已在煙臺工業園區進行的兩個各20萬噸的聚烯烴彈性體項目,萬華化學的在建POE產能合計將達到80萬噸。

 

 

 

巨佬的回望

 

不同于主材環節的頭把交椅數次易手,掌控膠膜市場的大權幾乎從未旁落。

 

福斯特前身為杭州福斯特熱熔膠膜有限公司,20037月開始研發、生產EVA太陽能電池膠膜。20149月憑借打破海外壟斷、市占比高達27%的身份正式登陸A股,2017 年主動將光伏膠膜毛利率降至 20%,通過低價策略成為全球光伏膠膜龍頭,后又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在成為業內唯一寡頭。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通威等頭部一線品牌均為客戶

 

與成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福斯特在二級市場的表現。

 

2021年,光伏行業爆發,福斯特作為龍頭市值一度突破千億。

 

2021830日,福斯特發布公告稱,實際控制人林建華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3%的股份。而當時的福斯特市值在新能源估值泡沫中被抬升到了1566億元,

 

這已不是福斯特高管第一次套現,2020年,公司董事長及實控人東林建華計劃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4617.31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6%

 

巨幅減持轟動一時,不過隨著塵埃落定,林建華再未有減持信息,同時福斯特的市值也在當前走到了469.96億元的低價。

 

點贊(0)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立即
投稿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