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熟妇乱又伦-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文/魏然

9月2日,遠景儲能正式發布新一代系統級儲能,標準20尺集裝箱容量大幅提升至8MWh+,全球最大。

震驚,懷疑,感慨,激動……一時之間行業內各種情緒紛繁復雜。

僅僅在2023年初,儲能市場上標準的20尺集裝箱容量僅為3MWh+,而隨著2023年電芯容量開始全面邁入300Ah+的時代,儲能也開始進入5MWh的時代。

而在2023年12月,海辰儲能發布了MIC 1130Ah長時儲能專用電芯和以該款電芯為基礎的20尺6MWh儲能電池系統。讓6MWh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

現在,遠景儲能的8MWh+系統,似乎讓儲能開始進入新的時代。

硬幣的另一面,是對于儲能“內卷”的熱議。目前的市面上,儲能電芯最低價低于0.3元/Wh,儲能系統價格跌破0.5元/Wh。除了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等因素之外,儲能企業產能擴張的因素也在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很顯然,一輪瘋狂的周期正在儲能行業中上演。這個剛剛爆發的產業,何時會遭遇第一道“分水嶺”?

理性看待“內卷”

“產能過剩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边h景集團高級副總裁、遠景儲能總裁田慶軍告訴《能源》雜志記者,“遠景的電芯現在還要供應國內外市場其他客戶,已經供不應求了?!?/span>

2022年,受到俄烏沖突等因素的影響,全球儲能市場開始爆發。當年全球戶儲新增裝機量達到15.6GWh,同比增長136.4%;歐洲市場戶儲新增裝機達到5.7GWh,同比增長147.6%。

在國內外巨大需求的刺激下,國內儲能產業開始進一步擴張。2022年至今,一大批A股上市企業集體跨界扎堆進軍儲能。鋰電賽道現在有8.9萬家企業,僅2022年到現在一年半的時間,就新注冊5.8萬家企業。英國《金融時報》在近期的一份報道中也指出,目前中國有近10.9萬家儲能公司,這一數字比3年前增加了1倍多。

供給增速遠超需求,價格必然是一路下跌。進入2024年之后,儲能系統價格從0.8元/wh降至目前的0.6元/wh。

就在8月,楚能宣布,到今年底280Ah儲能鋰電池將以不超過0.5元/Wh的價格(不含稅)銷售,且該價格不受上游碳酸鋰價格波動的影響。

這難道不該是產能過剩的表現嗎?

其實,就像20尺集裝箱容量越來越大,儲能電芯的容量也在變得越來越大。在2023年,280Ah電池還是市場主流;但隨著5MWh+系統的流行,大電芯也越來越多。5MWh+電池艙一般基于20尺的艙體進行集成,對開門設計。電池采用305Ah、314Ah、315Ah、320Ah等大容量電芯,集中式拓撲結構,液冷熱管理方式,整艙共12個電池簇,電池簇直流側并聯后接入PCS直流側,單艙能量可達到5MWh以上。

快速的產品迭代讓280Ah電池被市場淘汰,這類產能自然也就過剩,帶動了市場價格的暴跌。

從消極的層面看,“內卷”讓很多企業只盯著價格這個單一因素,忽視了企業乃至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安全、質量和技術創新。“但我們還是鼓勵行業通過創新理性降低成本?!碧飸c軍說,“如國內沒有充分的競爭,行業就不能成長。倒逼行業快速降本,讓行業持續繁榮,是全行業共同努力的方向。”以電芯為例,280Ah電芯的淘汰也就意味著這類產能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企業的負擔。但是300Ah+的普及讓度電成本下降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預計下半年大電芯的產能甚至可能供給不足?!碧飸c軍說。

積極內卷帶來的創新讓儲能產業能夠擁有更低的成本,這個天然的優勢又將會如何讓儲能迎來屬于自己的分水嶺呢?

儲能獨立盈利?

根據CNESA 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6月底,中國已投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首次超過百吉瓦時,達到48.18GW/107.86GWh,規模為全球最大。

但并不是所有的儲能電站都能夠讓電網隨時調度?!昂芏鄡δ茈娬局皇菫榱藵M足政策需求,因此質量上有很多隱患。”有儲能行業內部人士告訴《能源》雜志記者,“在電網實際調度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儲能電站要么是干脆不能用,要么是實際能力和紙面能力完全不匹配?!?/span>

在強配政策刺激下爆發的中國大儲市場,一直以來都有利用率不高的問題。2022年11月,中電聯發布了《新能源配儲能運行情況調研報告》。報告分析了配出項目的實際運行情況。其中電化學儲能項目實際運行效果較差,平均等效利用系數僅12.2%。新能源配儲能利用系數僅為6.1%,火電廠配儲能為15.3%,電網側儲能為14.8%,用戶儲能為28.3%。

這一問題可能很快會發生改變。

從去年開始,全國范圍多個省份都出現了大量區域電網容量不足的問題,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網潛力開始出現天花板。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對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消納提出一系列要求。這說明國家層面已經意識到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的緊迫性。

“解決新能源消納,儲能是非常好的手段。”田慶軍說,“在今年的迎峰度夏中,遠景在各地的儲能電站都發揮出了重要作用。這充分證明了,能夠實際調用的儲能可以在電力系統中起到重大作用?!?/span>

2023年5月,山東電力現貨市場中出現長達20多個小時的負電價。而各地越來越多的光伏限電也從側面證明,隨著電力市場化程度的加深,電價波動和電價差會變得越來越大。

“這就是儲能的好機會。”田慶軍指出,“從國外電力市場的經驗來看,隨著風光等新能源的比例增加,儲能套利的機會就一定會增多。根據遠景的測算,到2025年,綜合考慮儲能系統成本、能量密度、電力市場進程,在部分省份,儲能已經可以實現獨立盈利。這將會是產業發展的標志性、里程碑式事件?!?/span>

與儲能更具獨立商業價值相比的是,風電、光伏在電力市場化趨勢中,越來越多地面臨低電價困擾。在2023年各省新能源市場化交易平均電價中,青海0.247元/千瓦時,新疆0.25元/千瓦時。與燃煤標桿電價基本在3毛多以上相比,降幅明顯。而一旦進入電力現貨市場,看天吃飯的風電、光伏,價格更是慘淡。

這也就意味著儲能將會比風電、光伏更賺錢。

點贊(0)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立即
投稿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