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采購總容量為4GWh,0.5C與0.25C各占一半。
撰文 | 宏海
出品 | 星球儲能所
8月13日,中國大唐集團發布2024-2025年度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框架采購項目招標公告。
根據公告內容顯示,本次框采涵蓋中國大唐集團所屬新能源風電、光伏項目所配置的儲能系統及共享儲能,項目預估采購總容量為4GWh。
招標項目主要劃分為2個類型,分別是0.5C(2小時充放電時長)及0.25C(4小時充放電時長)儲能系統,設定比例為0.5C:0.25C儲能系統=1:1,即采購容量0.5C儲能系統2GWh,0.25C儲能系統2GWh。
基本情況如下:
※ 大唐集團年度磷酸鐵鋰儲能系統框采
來源:招投標
基于上述業績要求,投標人須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此外,該采購項目中3條特別說明值得重點注意,其中有關于該項目中大唐集團供應商的評標辦法及非供應商的評標辦法以及補充白名單相關內容,還規定了首臺、首批、首版相關成果的評判辦法。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能建去年發布的儲能系統年度框采也分為0.5C(2小時充放電時長)與0.25C(4小時充放電時長)兩項,但是總體容量僅有3GWh,且0.5C儲能系統與0.25C儲能系統比例相差較大,0.5C:0.25C=8:2,采購容量分別為2.4GWh與0.6GWh。
今年相比去年框采0.5C儲能系略微減少,而0.25C儲能系統大幅增加。進入2024年,儲能招投標市場中4h及以上時長儲能項目已經出現超過2h時長儲能項目的情況,業內預計還會有更多獨立儲能電站或是風光配儲都會選擇長時儲能系統。
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風光規模的增長以及行業不斷發展,市場對于長時儲能的需求日漸增長,無論從市場需求還是成本核算抑或未來發展來看,4h甚至更長時的儲能成為發展趨勢。
正如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綠色儲能研究所所長陳永翀說的,功率型儲能只是“開胃菜”,容量型儲能才是“正餐”。
從產品來看,業內圍繞大容量電芯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軍備競賽”,比誰更大一時間成為各廠商的競逐焦點之一。
多家儲能頭部企業都早已推出了其電芯容量為300+Ah的5MWh+儲能系統產品,少數巨頭更是更是推出了容量超過500+Ah的儲能電芯產品,更有甚者推出了超1000+Ah的大容量長時儲能專用電芯。
從行業發展趨勢看,大容量、長時成了確定趨勢,儲能系統也開始向6+MWh甚至更高容量開始發展。
從對投標人相關要求看,今年的要求較去年也有也有極為明顯的提高。
從業績要求來看,去年僅要求投標人具有至少1個單體項目容量100MWh及以上的磷酸鐵鋰電化學儲能系統集成設備的投產運行業績,今年要求投標人提高到具有至少2個單體項目容量100MWh及以上或1個單體項目容量200MWh及以上的磷酸鐵鋰電化學儲能系統集成設備的投產運行業績。
累計合同業績方面,雖然都要求不低于1GWh,但是去年單體項目容量僅須不低于10MWh,而今年要求提高到不低于20MWh。
此外,去年只要求投標人應具有電池單體、EMS、PCS產品之一的自主研發及生產能力,今年要求投標人應至少具有電池單體、電池模塊、PCS、EMS、BMS產品中2類產品的自主研發及生產能力。
對投標企業的單體業績和自主研發、生產能力作出更高要求,一方面是隨著行業發展,對儲能產品及項目的標準和要求在不斷趨嚴。高可靠性、高質量、高安全性等等成了產品必備特點,且客戶的高質量需求不僅限于產品本身,還有廠商的服務。
另一方面,高要求也可以盡量避免無序低價競爭,剔除“濫竽充數”的企業,保證參與者是有“真材實料”的企業,既能為項目提供質量優秀、可靠性高的產品和服務,還有豐富的項目經驗,最后以保障項目可以保質、保量、按時、穩定交付,降低風險,保證可靠性。
去年,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年度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框架采購項目中,中車株洲所、比亞迪、山東電工時代、海博思創分別以0.934元/Wh、0.876元/Wh、0.91元/Wh和0.949元/Wh的折合單價入圍。
行業經過一年時間的“淘洗”,在今年中國大唐集團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年度框采中,將會是哪些企業入圍?又會呈現怎樣的價格?答案即將揭曉。